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泛光照明工程需要知道的事项
发布时间:
2021/09/15 00:00
期间,要着力打造的升级版。在未来5~15年乃至30年内,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总目标是从迈向,形成纽约、伦敦、上海的新局面。这意味着,上海金融中心不仅要为实体经济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而且要为高科技引领下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型金融服务。上海不仅是国际金融的重要参与者,还将为全球金融格局走向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好的选择。
间,要着力打造的升级版。在未来5~15年乃至30年内,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总目标是从迈向,形成纽约、伦敦、上海的新局面。这意味着,上海不仅是国际金融的重要参与者,而要逐步成为全球金融的主导者,中国将为全球金融格局从美元霸权走向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好的选择。没有的全球金融中心,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内涵就不饱满、不完整,中国就难以真正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就欠缺应有光彩。本书重点讲述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关情况和政策建议,很有参考价值。
未来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总目标应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地位相适应,打造金融中心升级版,即从迈向,形成纽约、伦敦、上海的新局面。实现新目标可分三个阶段:到2025年,夯基础、聚人气,扩展金融市场国际化要素,特别是加快科技金融创新,形成全球金融的;到2035年,完善全球金融中心框架,软硬件设施、运行环境效率以及全球影响力位居前三;到2050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经济总量接近美国的两倍,人民币成为与美元并驾齐驱的国际货币,上海建成比肩纽约、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
过去十年,完成了1.0版本,建立了较成熟的金融市场框架体系,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在全球金融中心总排名从2009年的第35位升至2019年的第5位。同时也应看到,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尚不适应,人民币在全球的影响力与上海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仍需提升。与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还:硬件、硬实力发展较好,软件、软环境还有一定差距;传统金融市场发展较好,新兴高附加值领域相对滞后;金融市场具有规模优势,发展质量存在差距;服务国内经济具有优势,服务国际市场存在差距。
本书分为回顾、展望、专题三大部分。回顾共四章,从综合成效、市场发展、指标评价、文件落地等方面总结建设的十年成就。展望共七章,提出未来发展的新目标定位,以金融市场建设、金融科技、金融服务、金融对外开放、法律与监管、参与国际金融事务六个方面详述未来的发展方向、路径和策略。专题汇集了纽约、伦敦、新加坡等金融中心发展启示等专题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是上海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为上海金融市场聚集更多的国际投资者,促进上海构建主体多元、结构多样的全球化金融市场,从而为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如何做强特色?首先应大力实现人民币的,即产品多元化、资产优质化、交易国际化、汇率利率市场化;其次着力形成人民币的,即人民币的交易、投融资及资产配置、定价、清算和风险管理的中心。
以的维度评估。中国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连续13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而的全球排名刚进入前三。从发展速度来看,取得长足进步,这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大环境基本匹配,但与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仍不相适应。
第三点,上海正在引领中国现代金融发展和全国金融中心城市的建设。金融中心,说到底是落在城市的;金融中心,就是金融中心城市。上海在许多国际性金融中心的排名的指标方面非常靠前,但我想强调的是,未来,上海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更加开放地对标,以此来吸引全球的机构和全球的人才。
突出人民币国际地位,兼顾国际主要货币。突出人民币国际地位,是上海金融中心的基础底色。上海要建成全球最重要的人民币定价中心、投融资及资产管理中心、清算中心、交易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以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地位的持续提升,并在服务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提升核心竞争力。上海也要发展其他国际货币的市场,发挥其聚集全球金融资源的功能。
上海也不例外,有着丰厚的金融历史底蕴,这点和广州很像。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浦东时,上海的目标就很明确,打造国际金融中心,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终于在2020年跻身于的前三甲!
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也是上海的决胜之年,在关键节点意外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持续放缓,国际秩序深度调整,潜在风险不可忽视。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对复杂而动荡的局面,建设将如何推进?是亟待思考的大问题,这不仅决定上海的命运,还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更关乎全球发展大局。
发达的金融市场是上海建成全球金融中心的。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深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如何做实底座?就要大力推动,即交易产品国际化、参与主体国际化、市场规则国际化,将上海金融市场打造成为全球吸引力和创新力、专业服务能力最强的金融市场,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节点——“”。
以的维度评估。人民币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和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成功加入SDR货币篮子,计价货币功能实现突破,国际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跨境支付便利性、全球资产配置和储备中占比等指标都有待提高。综上所述,建设速度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整体进程基本匹配,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上海金融中心的全球影响力都需进一步提升。
纵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经验,金融要素市场在金融中心建设中具有核心作用。如上海集聚了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外汇、票据、期货、黄金、保险等各类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成为国际上金融市场体系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
过去五年来,上海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保持全球,从2017年9月进入前十,到一期位列第四。此外,2021年9月,由中欧陆家嘴编制的首期中,上海综合评分位列全球第八,在全球的影响力能级稳步提升。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加入,的定位日益明确,功能作用日益清晰。2002年、2006年,、相继在上海成立。2009年5月,上海市出台,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进一步强化了建设的国家战略地位,并对战略目标、具体任务及战略保障做出了部署,这是建设的2.0时代。
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内容转发自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转至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下一篇: